2008年3月31日,星期一(GSM+8 北京时间)
浙江法制报 > 第五版:深度 改变文字大小:   | 打印 | 关闭 
“你在这里跌倒,我们就帮你在这里站起”
义乌市司法局进监帮教他乡囚子
本报记者 蔡亮 通讯员 林一祥

  3月27日上午,十里丰监狱的会见室里,当专程前来的义乌市司法局帮教人员和他们一一握手时,73名外省籍服刑人员心里充满了喜悦和感激。当年,他们背井离乡到义乌市谋生,却因种种原因触犯刑律,锒铛入狱。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曾被他们伤害过的义乌人却以德报怨,为他们这些平时缺少家人关爱的异乡囚子送来了一份他乡的温情。

  面对异乡人的关怀外省囚子落下热泪
  原籍吉林省的服刑人员吕山,入狱前在义乌市开了一家小食品店。虽然背井离乡,但让他欣慰的是,在经营过程中,他这个外乡人不仅没有遇到阻碍和刁难,还得到了义乌市有关部门的各种支持,小店的生意蒸蒸日上。
  然而,正当吕山打算把妻子和儿子接到义乌,一家人过上团圆日子时,意外发生了。在一次喝酒中他与人发生争吵,失去理智的他一瓶子砸向了对方的头部。2006年,他被义乌市人民法院判刑4年。
  4年刑期虽然不算长,但对吕山这样上有老下有小的人来说,每一天都像是一年般漫长。在异乡服刑的他平时无法得到家人的接见,这让他既牵挂家人,又感到非常孤单。
  而自己出狱后该何去何从,更让吕山难以抉择。虽然忘不了这片自己曾洒下汗水的热土,但他却没有勇气再回义乌,因为他曾给义乌人造成了伤害,他无法面对曾给自己在异乡创业以莫大支持的义乌人民。
  令他做梦也没想到的是,义乌人却用宽广的胸怀宽容了他。当来监帮教的义乌市司法局领导握着他的手,为他送上慰问品,并鼓励他积极改造,早日回义乌继续合法经营时,这名囚子流泪了。他说:“我一定会好好改造,向义乌人民赎罪,做一个守法的公民。”
 
  亲切的新称呼让囚子们找到了归属感
  在这次帮教会上,这些服刑人员欣喜地发现,他们有了一个新称呼。在义乌市司法局副局长陈樟荣口里,他们都被称作“新义乌人”。
  “这个称呼太亲切了。听到这个称呼,我们就感到像在自己的家乡一样。在这座城市里,我们找到了归属感。”四川籍服刑人员李刚(化名)激动地说,之前他打算出狱后就直接回老家,因为自己曾在义乌犯了罪,一来没脸继续呆在这里,二来也担心出去后会遭到歧视。可没想到,义乌人不仅没有排斥他们,反而还为他们送来了久违的温情和关怀。
  不少人都表示,今后不仅要积极改造,早日出狱,还要继续留在义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回报这座宽容的城市。
  “他们虽然犯了罪,但曾经也参与推动过义乌的建设和发展,这里就是他们的第二故乡。我们没有理由排斥他们、放弃他们。”义乌市司法局副局长陈樟荣说。他希望这些外省籍服刑人员要正视现实,心怀感恩,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和职业技术,好好改造。
  会见过程中,陈樟荣还向这些“新义乌人”介绍说,义乌现在有外来人员100多万,但熟练的技术工很缺乏,义乌人民欢迎大家再回义乌发展创业。随帮教团前来的律师还为外省籍服刑人员解答了他们关心的法律问题。

  外省籍服刑人员也有权享受帮教和救助
  据了解,由犯罪地政府进监对外省籍罪犯进行帮教活动,在浙江省监狱系统还是第一次。
  在帮教会上,副监狱长陈登松代表十里丰监狱与义乌市司法局签订了《外省籍罪犯帮教协议书》。义乌市司法局负责人表示,社会帮教、司法救助是每个服刑人员都能享受的权利,外省籍服刑人员也不例外。今后,义乌市司法局还会继续开展对外省籍服刑人员的社会帮教和司法救助工作,监地联手提高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质量。